欢迎光临!

队伍建设

News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4568
  • 今天访问: 4711
  • 本月访问:60847
  • 上月访问:133088
  • 访问总数: 6241565
  • 会员总数: 314
  • 文章总数:5086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研教改>>队伍建设>>阅览文章

南京市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听课反思——张伟

发布时间:2014/12/5 15:09:16 信息来源:王国顺 访问量:748次  【打印】


南京市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听课反思

江宁区秣陵小学    张伟

        2014年12月4日,我参加了南京市三区(江宁区、高淳区、溧水区)联片教研活动,听了三节课,让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三位优秀教师的音乐课都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印象。课堂中她们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多种感官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时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能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在不同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参与面广。师生情绪饱满,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了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这些成功之处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结合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觉得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谈的几点体会与感受,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谈谈第一节课陈宣宇老师执教的《踏雪寻梅》一课。《踏雪寻梅》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学堂乐歌,它短小精炼、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充满情趣,朗朗上口,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欢快情绪。选择这个教学内容作为公开课,是因为上课时间定在12月初,正值初冬时节,歌曲表达的意境正是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的,非常应景。这节课的教学导入简单明了,教学重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而要让学生体会这一情绪比较难,所以陈老师以一段优美的音乐直接导入教学,接着让学生欣赏了一组雪景、梅花的图片,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地就进入了歌曲教学。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所以陈老师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的形式来介绍歌词,并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了歌词的内容,为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在歌谱中有两个前半拍休止的难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陈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在前半拍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唱准节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前半拍休止,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唱准时值,用拍手辅助教学,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事实证明,效果良好。接着在处理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找到了“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对比,告知学生这首歌如果改变力度与速度的话,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通过教学,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了歌曲的意境,唱好了这首歌。作为唱歌教学,也必须要有所拓展,本节课学习的歌曲难度不大,通过拓展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是非常有必要的。陈老师在课前请学生欣赏图片,课堂后半部分安排学生欣赏一些主题为“雪”的歌曲,使学生用嗓得到了控制,又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效果良好。

        第二节课是溧水区王媛媛老师执教的《水乡歌儿多》一课。这首歌曲欢快跳跃,曲调十分的优美,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梦里水乡,感受水乡的美丽。王老师先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来感受音乐的情绪,进入水乡,使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从而自然的引出水乡的特点。并在学生欣赏的同时,王老师加入了水乡摇船的律动动作,并让学生模仿老师随着音乐进行律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水乡的美,又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的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了铺垫,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跳跃,歌词细腻、生动,歌谱中装饰音、休止符、三拍子的音律感学生比较难掌握。在教学中,王老师注意到了这几个难点,通过自己深情并茂的范唱,学生学习的热情果然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巩固歌曲,王老师在学生学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了两声部的配合演唱,在“哟啰喂”处添加了呼应问好,这样既巩固了歌曲的演唱,又加强了两声部配合,锻炼了学生演唱、合唱地能力。

        第三节课是来自高淳区李菊菊老师执教的一节《我当老师》。这是一首天真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节奏活泼,旋律幽默诙谐,歌词具有很浓的童话色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歌曲采用了二四拍,每个乐句都采用问答式的一呼一应,乐句间休止符的运用表现了小动物的可爱。本节课开始,李老师请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通过李老师做出的动作“小猫打招呼”,让学生来模仿老师打招呼的动作让学生加上自己的名字试一试,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李老师始终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首先,她按照四个小动物把歌曲分成四句话。在教唱第一句时,先弹琴,让学生听旋律,再弹琴,要求学生跟着哼旋律,最后要求学生自己试唱第一句歌词。在教唱第二句时,首先让学生找出两段中相同的旋律,并且要求学生自己学唱相同的部分,然后着重抓住第二句的后半句的难点进行领唱示范。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四两句的旋律相对复杂,尤其最后一句运用了扩充的手法将乐句拉长。于是,李老师先后进行了两次音高的比较:第一次是小鸟和小羊旋律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的欢快,感受到在草地上漫步的小羊的温顺,让学生鲜明地体会到歌曲的情感。第二次是小羊的两个“咩咩咩”叫声旋律的比较,她通过引领学生听一听、比一比、说一说、唱一唱进行训练,不仅让学生掌握歌曲中最难唱准的部分,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小羊学会说话的喜悦。对于歌曲中的一些休止符的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李老师通过分组演唱,每组都代表一种小动物来表演,并让每组都带上不同的动物头饰,这样就更加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把这首天真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表现出来。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教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大体的教学模式,让我看到了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导入是个很重要环节,有效的控制导入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个很值得去细细研究的过程。老师的备课是为了上课而服务,不过学生的参与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有效的课堂是从学生的表现反馈出来的。以后自己的课堂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表现上去发现、去挖掘教学的知识。在看别人上课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的经验,很多教学上的手段。让我懂得了教书不仅是门艺术也是门很深的学问,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充实自我。

        总之,这些教师的优质课,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学习甚多,我也对自己有了初期的目标,就是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能让学生爱上音乐课,改进老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得到快乐!

 

上一篇:南京市小学音乐公开课听课反思——朱思语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英语听课心得体会——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