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9 7:57:08 信息来源:王彩霞 访问量:2257次 【打印】
《梦中的远航》教学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袁瑛
11月17日,我在美术专用教室执教了《梦中的远航》,这是一课主题性创作很强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画出远航的图景,还要将着重点放在“梦中”,表现出远航的奇幻、美妙、与众不同。这就势必要求教学要将学生感知体验从生活中幻化出诗意的想象与幻想,激发学生对浩瀚大海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融入自己的情思和感悟,画出有趣、有个性的画面。
1.“我”这节课得意在何处;
五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少远航经历,要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其实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是缺乏远航的体验。大部分学生没有坐过船,对大海是陌生的,更谈不上远航,因此首先我来了一段大海的视频,彼此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再引出航海家郑和,介绍他七下西洋,传播中国的文明,打开了外交之路,让学生感受远航与人类的关系,用南京宝船公园遗址的船,试问学生如果让你去远航你会选择驾乘什么样的船?快速勇敢的画船,设计了第一次作业,以此激发对远航的兴趣和向往;
其次,让学生听音乐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浩瀚的大海,惊涛拍岸、巨浪翻滚的情景,还有哗啦啦的海浪声......引入著名作家凡尔纳,让学生感受他充满神奇色彩的想象力与现实做对比,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感受远航的种种奇妙与不可思议,催生学生对梦中远航的想象与幻想,解决了本课重点。出示了四副范作,分别从四个场景(海景、海岛、向往的远方、奇幻的世界)来准备,展示了惊险、开心、奇特、美妙的情景。录制了微视频如何制作惊险场景, 通过撕海浪、剪、贴、切等方式向学生娓娓道来,非常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2.失意在哪里;
(1)在前期教学中所营造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说画”的自由感知时,介绍凡尔纳作品过多,PPT里的配图也不够梦幻,让学生感知的不够深刻。
(2)我在出示作业要求之后又重复讲解了一下作业方法, 但那时候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动手了,压根没有在重复听作业方法。
(3)学生分小组作业时,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有些在忙着画,有些却干坐着,造成小组作品完成的质量不高,作业时间给的过多造成了评价环节,匆匆而过,没有让学生自己说说,其他人评一评。
3.给我重构,会怎么上;
如果重构,我将带领学生领略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作品中的奇幻情景,不在出示很多凡尔纳的作品让学生有点接受不了,让学生大胆畅想你的船遇到风浪以后会发生什么?每个人自己想后再小组分享,教师总结出惊险、美妙、奇特等关键词,紧接着对应出示4副范作,再告诉大家如何制作的,出示微视频惊险的海浪制作过程,作业练习时提示小组如何分工,例如:某某负责画、某某负责剪、某某负责贴;这样组长就能精确的分工,不至于那么多人在自己创作。
撰稿:袁瑛 校对:王彩霞 审核:张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