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6 10:55:28 信息来源:董兴华 访问量:683次 【打印】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在文靖东路小学举办的新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为关注计算习惯培养,优化教学设计。听了施建峰和朱士青两位老师的课使我受益颇丰,之后的评课和讲座也使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我说说的个人心得:
首先两位老师的课设计的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有条有理的将时间分配的刚刚好。并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成,并对此加以利用,课堂氛围非常好,虽然是两位男教师,但课堂中的氛围也是极富有亲和力。并且教态、语言、板书设计等细节上也都有关注,值得我仔细品味。
施老师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会到亲切感。另外,在学生自己探索,且有了一定的结论后,借助小棒图,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算理进行深度剖析,使学生能直观的看见算理。这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朱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在对旧知稍作复习后,他就抛出问题,逐步引导孩子自己探索。从运算顺序到运算律,他都是鼓励孩子自己探索,让孩子亲身经历问题提出到解决的过程,有利于他们有意义的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能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结合这两节课以及之后的评课和讲座,我对计算教学又有了新认识。在这之前,我虽然知道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重点,但如何让学生理解算理确实我的一大难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首先可以将算理的教学和直观事物或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比较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并非一张白纸,教学是以学生的旧知为生长点,因此教学设计的预设也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过分追求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不能过分追求计算方法的最优化,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最后,则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进行有意义学生,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内在联系。
综上,在本次培训中我受益颇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在计算教学方面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