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杏坛论语

News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6848
  • 今天访问: 2428
  • 本月访问:80317
  • 上月访问:85358
  • 访问总数: 5335032
  • 会员总数: 313
  • 文章总数:4965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学校管理>>杏坛论语>>阅览文章

你 是 谁,为 了 谁?

发布时间:2015/3/27 16:55:48 信息来源:张学文 访问量:698次  【打印】


谁,为 谁?

——对师德建设的一点思考

严广富

(此文是我于20059月在方山小学任副校长时写的一篇文章,10年真像一瞬间,今天再读,觉得并不过时,因为师德是永恒的话题。)

 

“斯人已去,霞光依旧”,斯霞老师那不灭的霞光将永远印染后生教师人生的底色;英雄教师殷雪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平凡铸就了伟大;还有无数可敬的教师在默默地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憔悴着牺牲着……每每想起这些教师我便无语凝噎。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急于求成,不顾学生的自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公平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对此,我情不自禁地问道:你是谁,为了谁?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要让教师自我评价小结,则都能交出满意的答卷,“忠诚、关爱、敬业、奉献”等词汇的点击率相当高,但有悖师德的现象又为什么屡禁不止?我想,导致师德失范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重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缺乏会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真心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不完善,师德评估走过场,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们面对应试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

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折射出我们的教师有怎样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及思考:
   
一、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有个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但他所教的学生到了大学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上学时反应迟钝;托尔斯泰因成绩差而被退学;丘吉尔小学留级……事实表明,他们孩提时代的学习成绩与以后的成就无明显的联系。如此思考,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就会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我们要把学生比作“999朵玫瑰”,因为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 请看我校教师在教育随笔中这样写道:

“不是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刘清香)

“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耿慧)

“多给学困生实现得到‘优秀’的梦想”(陈媛媛)

“给考及格的学生发一张奖状”(陶明珠)

等等教师的随笔心语,有灵感,有智慧,有理念。南京市教育局长徐传德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人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如是观点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要抓住教育的时机及细节
  搞教育跟风走,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和时机。

记得几年前的12月份的一天上午,屋外寒风凛冽。我在六年级上语文课,偶然中发现一个叫虞楚楚的女学生(孤儿)的课桌下摆着一只小保温瓶,我打开保温瓶,只见里面一碗米饭,饭上铺着一层腌菜,保温瓶中的水已是冰凉(原来保温瓶早已不保温了)。于是我停下课,询问后才知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近来由于爷爷得了癌症正在医院治疗,奶奶在医院照顾爷爷,没法分身,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因交不起伙食费而没在学校代伙……那个时刻我僵住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把所见所感进行了一番动情地讲述,决定全班学生为她捐款交付每个月的伙食费。我带头交一大半,其余的让全班同学捐,让孩子们都具有一点爱心,大家欣然接受了。我从学生们的眼神和窃窃私语中读出了“给予是快乐的”。而此时,我注意到虞楚楚的眼眶中盈满了泪水,她忽又低头不语。这节课上的意外生成是多么有意义!我不会为耽误了教学任务而后悔,因为我把一个教师单纯的“责任”变为了全班同学丰富的“情感”,它生成的价值是无限的。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春意融融。这个冬天对虞楚楚来说有爱就不会太冷。

空洞的说教是无效的。我们在教育中要细心观察,把握时机,立足行动;要唤醒孩子的良知,激活孩子的智慧。我相信以情育人是最有效的。

三、要换一种教育思维

平时我能听到学校领导叹苦:“有些老师不支持工作”“我说的他们不听”等不和谐之调,也听到了老师们说“这个学生没法教了”、“这个孩子太难管了,无药可救了”等偏激性话语,感受到这些教师良苦用心却付之东流,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无奈。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我们都冷静下来,静心思考一下,为什么工作无法开展?为什么有心栽花花不开?有了这样的反思才能有发展,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增强一种服务意识。

 1、领导为教师服务。我们的学校领导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要深入教师之中,与教师交流沟通,布置的工作不是要教师“交上来”,而是到各办公室“下去取”,下发各办公室的工作安排不是“你来拿”,而是“我去送”。放下架子,走近教师,这就是一种服务。增强领导的服务意识,学校将会焕发蓬勃生机,增强发展的动力。作为学校的领导,我们何不换一种思维试一试呢?

2、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的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深知“学生对我很需要,我对学生很重要”,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教学的成绩上,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有互补效应。我们可以这样做:当低年级学生放学无家长接,老师二话不说就送孩子回家;当学生生病,老师立即送其到医院就诊,并垫付医疗费;当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带着全班学生的问候前往看望,并能帮其补课;班中有贫困生,老师带领全班学生捐款资助;有学困生,老师总是耐心辅导,给予更多关爱……教师这种深深的师爱将赢得社会及家长的赞誉,这样的教育行为怎能不让学生深深铭记?这样的善举将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讲究“头疼医脚,脚疼医头”,老师啊,我们何不换一种思维试一试呢?

 

教育的每天都是新的,教育的耕耘是充满诗意的,教育的故事是没有结局的。只要我们在这没有结局的故事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在撞击与洗礼中反思自己,升华自己,那我们双手呵护中就永远是绿色的希望,双眼期待中就永远是绿色的深情,那我们就能深刻地理解“你是谁,为了谁?”

                 

        

 

 

上一篇: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朱阳阳)
下一篇:育人故事1:每一朵花都很美(吴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