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研教改>>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24/5/24 11:10:45 信息来源:沈月 访问量:634次 【打印】
教研凝智慧,笃行助成长
——秣陵小学承办教研片专题研讨活动
为促进秣陵片教师专业发展,努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2024年5月23日,秣陵小学教研片专题研讨活动在秣陵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分为语文、英语、音乐专场,分别在录播教室、实验室、音乐室开展。秣陵小学共展现了三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片区内7家学校均安排了不同学科的教师前来观摩、交流和指导。
语文专场
第一节课,秣陵小学杨澜老师执教一年级《小猴子下山》。课堂上,杨老师展现了自然大方、亲切的教态,为低年级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杨老师紧扣“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和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清晰而有条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扎实有效。同时准备多种实物道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板书设计生动有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节课,秣陵小学王鑫老师执教五年级《跳水》。课堂上,王老师通过设置三个任务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感知船长的思维过程,感知跳水策略之妙。课上,王老师找准思维的支点,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危急关头,接着品读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做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进而分析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推断船长的思维过程,进而感受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整堂课节奏紧凑,环环相扣。
课例展示过后,秣陵小学孟庆曼老师做了题为《循序渐进教古诗—— 以<登鹳雀楼>为例》的讲座,孟老师从古诗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课例与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教古诗。主要从读古诗,有层次;明诗意,方法多;悟诗理,联系生活实际;指导书写,有步骤;作业设计,体现“双减”要求五个角度谈如何落实循序渐进教古诗。孟老师的讲座给老师们带来很多启发,有很强的指导性。
活动最后,各个学校老师代表对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龙都小学的刘恒臣老师认为杨老师教态自然亲切,适合低年级学生,对小猴子动作词语的解释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既理解了字义,又理解了字形。王老师的课堂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月华路康愉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新颖,结构清晰,流畅简洁,教学方法多样,板书尤其清晰有特色,能够展示课堂重点、难点。同时,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建议可在学生朗读课文时给予指导性评价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朗读要点。百家湖小学的徐雨柔老师认为王老师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朗读水平很高,教师指导充分。宇通学校的刘金利老师认为王老师板书设计新颖,教学生动有趣。另外,王老师的课结合语文园地,结合得很好,建议写孩子万分危急的时候,可通过直接和间接表达,关注水手们怎么表现,孩子们怎么表现。空港小学陈亚文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重难点突出,都关注了学生的思维提升和言语实践运用。
英语专场
上午第一节课是朱琳老师执教的五下Unit 7《Chinese festivals》一课。朱老师从when, what to do, what to eat, why几方面与学生对文本中的四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探讨,利用多种形式处理文本。朱老师还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拓展,带领学生了解了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上午第二节课是高洁老师执教的三下Unit 7《On the farm》一课。高老师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以一首欢快的歌曲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高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输出。最后,高老师鼓励学生多接触大自然,体会自然之美,进行主题意义的深度探究。
两节课后,由王静老师开设主题为《在主题意义探究中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讲座。王老师首先结合新课标内容,就小学英语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接着,王老师结合各个单元的课例进行具体的语法教学分享,在解释了“为什么”之后,继续讲解“怎么做”。在场教师们都对语法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音乐专场
音乐组这边活动也是如火如荼地开展。首先第一节课,年轻阳光的解恒老师在打麦号子一领众和的歌声中,把我们带到江苏靖江,感受到了打麦子时齐心协力的场景。第二节课,沉稳大气的陈敏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豫剧,通过唱、奏、演来感受豫剧的魅力。
接着,信息技术能力突出的吴琼老师分享了她制作微课的经验,并给大家观摩了部分自己制作的获奖微课片段,让大家有所收获。
最后,大家围坐一起开展研讨,每一位教师都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准点评,教学氛围浓厚。老师们都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与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解老师作为年轻教师,课已经上得很完整。在教学中,解老师引导学生用纸模仿打麦子的声音很新颖,并且男女生配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打麦子的场景,理解号子的作用。解老师的声音浑厚有感染力,范唱有力度,展现出了男老师的风采。老师们建议解老师在让学生用纸模仿声音之前,可以让他们先自己想想怎样模仿打麦子的声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陈老师把《谁说女子不如男》分成三个板块,分别用唱、奏、演的方式带学生走进,学习豫剧。课堂上陈老师的演唱十分有感染力,可见其扎实的基本功。在陈老师的动听歌声和生动语言感染下,学生把豫剧唱得有模有样,切身感受到戏曲的魅力。老师们建议陈老师可以给三个模块起个小标题,这样会更加生动些;不使用话筒的演唱声音会更动听,话筒使用使老师的演唱音色有影响。
本次活动展现了我校音乐组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我校学生较高的素养,得到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通过活动,大家也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提升和成长。“教研凝智慧,笃行助成长”,相信我校音乐组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定能齐心协力走得更远!
以集思广益为径,攀精益求精之峰。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机会,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相信今后教师们定能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撰稿:沈月、马欣月、陈敏 校对:周发强 审核: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