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2 23:55:03 信息来源:王琳 访问量:510次 【打印】
把好课的发生地前置到备课现场(二)
——四年级语文组“循环卷入式单元整体备课2.0”教研活动
为了推进我校“人-知互动”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理念,12月12日,四年级语文组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四上第八单元2.0版本循环卷入式集体备课展示研讨活动。教导处张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三年级语文教师观摩了此次活动。
第一环节:“四上第八单元”整体备课展示
首先,孟庆曼老师简单介绍了备课路径及分工,备课组成员经过数次交流、尝试,最终确定如下备课板块:关照核心素养、提炼大概念、明晰单元具体概念和核心目标(李越)、人-知互动分析之阅读要素分析(孟庆曼)、阅读教学设计与评价(姚红)、人-知互动分析之口语交际分析与评价(赵鑫)、人-知互动分析之表达要素分析(尚蓉)、习作任务设计与评价(王琳)、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邢文佳)。
接着,四年级语文组教师依次展示各板块内容。李越老师重点阐述任务群判定、学科大概念、单元具体概念及核心目标。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语文学习的六大任务群阐述和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备课组将本单元判定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型单元,凝练出本单元“学科大概念”为“抓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落实到本单元的具体概念为“了解故事情节,分清主次,用概括的文字复述课文。”并进一步分解出单元的核心目标,分析本单元需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孟庆曼老师从人-知互动的角度具体阐述了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接着,姚红老师以24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从课文解读、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学习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赵鑫老师从人-知互动的角度具体阐述了本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相关目标——举办一场“历史人物故事会”,并整理出了匹配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随后,尚蓉老师从人-知互动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主题。王琳老师紧跟其后,具体介绍了《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最后,邢文佳老师围绕“历史传说故事”这一单元主题,紧扣“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的语文要素,进行了作业设计和评价。
第二环节:互动交流、分享收获与困惑
展示结束后,观摩的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比如,如何判定本单元的任务群?如何提取“学科大概念”?一些理论的分析,如阅读要素分析、口语交际要素分析、表达要素的分析对于课堂教学是否有用?针对大家的疑惑,教务处姚红主任一一为大家解答,并希望大家以备课组为单位,团结协作,进行更高效地循环卷入式单元集体备课。
本次展示活动,是四年级语文组老师的一次大胆尝试。经过多番学习,打磨研讨,四年级语文组老师们收获了很多,为今后更好地进行2.0版本的循环卷入式单元整体备课积累了经验。
撰稿:孟庆曼 校对:姚红 审核:朱后云
上一篇:秣陵小学召开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研讨暨教改推进会
下一篇:把好课的发生地前置到备课现场(一)——记秣陵小学“循环卷入式单元整体备课2.0”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