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研教改>>阅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8/11/13 16:32:28 信息来源:董兴华 访问量:908次 【打印】
《坐井观天》听课心得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陈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小鸟与青蛙之间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理解成语,初步感知
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学习“井”字,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男女混读,并加上肢体动作理解课文。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儿歌记忆,区分字词
在教学中,戴老师巧妙设计了一首儿歌以及一次手操,学习并巩固了在课堂上学习的文字。 如,在学习了“喝”和“渴”时,通过儿歌“渴了,渴了,渴了要找水;喝水,喝水,喝水要用嘴”学生朗读,带上动作进行记忆,使学生印象深刻;在学习“沿”和“话”的书写时,通过儿歌配合手操学习左右结构字书写原则以及两者短撇书写时的区别,最后通过找偏旁的游戏复习巩固本节课学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