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16 16:00:01 信息来源:王国顺 访问量:767次 【打印】
秣陵小学 数学 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记录(二)
时间 |
2014.10.15 |
地点 |
一(3) |
主持人 |
陈慧 |
主题 |
评课活动:第一课:马小燕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 第二课:李洁老师执教的《认识平均分》 | ||||
主 要 内 容
|
第一课:《认识图形》 朱老师:1.准备充分。教师准备了孩子在家搭积木的照片,各种各样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实物以及画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卡片。充足的课前准备以及材料使课堂丰富饱满,保证了学生活动效果。2.细节到位。从马老师的课堂可以看出她非常重视对低年级孩子习惯的培养以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画直线用直尺,数图形怎样边数边做记号,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3.探究有效。小组活动放的出去收得回来,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搭一搭等方式初步认识不同形体的特征,学习效果好。建议:为了避免变换长方体等图形后孩子们就认为不是长方体这种情况,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完某一图形时如:长方体,教师要利用实物不停的变换位置转换方向,让学生意识到它仍然是一个长方体。 王老师:马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亮点1.课中间学生做课间操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课间操简单易学韵律动感活泼,孩子们兴趣高乐于做。一个课间操不仅解放了孩子的天性而且让孩子得到了短暂的调节,孩子们会更有精力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小小的课间操在课堂上体现了大大的作用,非常值得在低年级推广。2.课件做的比较好,值得大家研究学习。建议:1.出示小组活动的要求要明确,搭一搭是用同一类型的形状搭还是不同形状?2.用词要精准。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是不能滚,给予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定的原动力从斜面上推依然是可以滚动的,可以说和圆、圆柱比起来不易滚。 最后大家就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以及无盖的长方体需不需要在本节课讲,鞋盒算不算长方体进行了交流。明确:本节课初步认识图形,学得是孩子才接触的内容,重在建立表象,教授额外的内容孩子容易混淆不清。生活中的各种不同图形我们都默认把它们近似看成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第二课:《认识平均分》 王老师:1.教师教学风格平和淡然,不急不慢、层次清晰,语言干净、利落,注重操作紧扣重难点重在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2.课使出示6个桃让孩子分成两堆,这样就出现了两堆各是3个桃,一堆1个一堆5个,一堆2个一堆4个这3种情况。接着比较每边3个和另外的分法有什么不同,进而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在学生经历操作、比较、观察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老师有放手但是放的还不够大胆,若能结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串以情境效果会更好。建议:可设置猴妈妈给2只小猴分6个桃的情境。一只猴1个一只猴5个,拿到1个的小猴肯定不同意,接着给一只猴2个另一只4个仍然是不同意,直到每个猴都分得3个桃才满意,这时候顺势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卢老师:课堂上教师比较注重孩子的动手操作,李老师本节课全课的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在学生通过动手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不足的是孩子们说的不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学生不能完整的说出把()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这样的话。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师范说,指名说,同学间互相说等多种形式加以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