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4/3 21:03:41 信息来源:张惠贤 访问量:473次 【打印】
大单元学习:探寻音乐课堂教学新样态
——音乐组开展探讨大单元课程设计活动
四月花开正春风,教研脚步轻轻走来,为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2024年4月2日音乐组教研活动在录播教室顺利进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探讨小学音乐大单元的课程设计”。
首先,我们探讨了三节区级优质大单元展示课。
第一节课由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吴昊炅老师执教的《窗花舞》,本节课吴老师在大单元教学理念引导下,带领二年级学生通过聆听、编创与展示、合作演奏等方式,捕捉音乐中的高低与强弱,初步了解其深厚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认识芭蕾舞与中国剪纸文化,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第二节课由江宁区空港小学于思凡教师执教《数蛤蟆》,在大单元的视角下,于老师导入环节由《捏面人》和《猜谜谣》两首童谣使童谣大概念呼之欲出。本节课于老师还充分挖掘歌曲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并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她通过游戏、童谣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同时,她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音频等,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让民歌里的童谣这颗音乐种子在学生的心里灿烂生花。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许凡老师执教《春到沂河》。本节课由“民乐之旅”导入,带领学生随乐重拾民乐的记忆。通过设置“寻弦之旅”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聆听、体验、互动、探究中获得四根颜色各异的琴弦,充分体会到弹拨乐器柳琴的魅力、打击乐器的不同作用以及颜色的情绪特点。整节课,许老师都渗透民乐的魅力给学生,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了山东琴书,沂蒙小调,胶州秧歌等民乐形式。许老师真正以课为源,在学生的心中点燃一颗民乐的火种,彰显音乐作为美育学科的思想浸润。
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大单元的课程设计。在设定的大概年主题下通过对作品的深入挖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挖掘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且不断反思。
其次,组内成员对吴琼老师的公开课《凤阳花鼓》进行了简单的点评。
吴琼老师的本节课体现了大单元的概念。导入从四下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引出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接着深挖了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从秧歌到民俗歌再到乞讨歌最后到非遗。最后升华学生对凤阳花鼓的文化理解,在歌舞声中结束本课。
最后,由陈敏、曹菲、解恒三位老师简单讲述了关于他们制作的微课与大单元的联系,每节微课的结束都会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
总之,希望各位同事能够做思考型的老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撰稿:吴琼 校对:张惠贤 审核:朱后云
上一篇:博览寰宇文化 尽赏动静之美——语文教研组开展五年级组单元精品课展示活动
下一篇:聚力同行 研思共进——秣陵小学德法组循环卷入备课2.0版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