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8:23:24 信息来源:张惠贤 访问量:532次 【打印】
聚焦核心概念 共探主题教研(一)
——秣陵小学科学教研组第一次公开课研讨活动
2023年10月13日上午第一节课,秣陵中心小学全体科学老师在科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教研组本学期第一次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为了更好地落实和理解新课标,践行课程方案提出的大概念主题教研,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围绕“地球与宇宙”领域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展开。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聚焦核心概念,共探主题教研”,老师们观摩了我校李蕾老师执教的《地下水》一课。本课属于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主要落实10.2水循环,要求3~4年级学生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说出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地下水等主要水体类型。李老师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地下水;第二部分,制作地表结构模型,探究地下水的成因及储存区域;第三部分,认识地下水的用途和补充方法。
课后,科学组的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了研讨。评课伊始,沈校对科学组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性建议:第一,科学课堂中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观察和表达,做好哪几点就是会倾听、会观察、会表达,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二,学生在发言时,要学会用科学性、规范性的语言,这是基于教师的日常训练;第三,一节课中学生发言的仅仅是那几个人,那么如何扩大学生的发言面呢?是教师值得反思的问题。第四,构建“人—知互动”课堂,关注人与知识的互动,才能实现更好地教与学。
紧接着,几位老师在科学实验室对李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第一,在制作地表结构模型之前,先让学生在记录单上画一画准备用什么模拟什么,再充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二,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地下水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环节,可以对照地表结构图描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下水的储存区域以及形成过程。
最后,科学教研组长蔡静老师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一,在今后的教研中,我们将基于学习进阶,探讨主题教学,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核心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二,结合我校课改精神,思考“人在哪里”“知识在哪里”“人和知识如何互动”。
(撰稿:李蕾 校对:张惠贤 审核:朱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