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3/15 20:55:33 信息来源:方亮秀 访问量:636次 【打印】
2023年3月15日上午第三节课,胡蝶老师在录播教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直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胡蝶老师从板书“角”到学生做角后分类,接着再从三角尺上找到直角并揭示主题,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表象。等到学生对直角的表象初步建立后,教师出示“信封”和“卡片”,请学生找并画出一个直角,完成了具体物体到数学图形的抽象过程。最后通过有趣的直角吵架环节,突出三角尺上直角的验证过程并用到学生丰富的做角环节。
课后,白欧老师代表二年级组分享了本组的磨课历程和心得体会,白老师提到在小学教材中,涉及到角的属性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质”“量”和“关系”。“质”指的是形状和特征;“量”指的是大小;“关系”指的是两线之间的关系。对直角来说,“质”的属性表现为直角的表象(直角的初步认识,学生能描述像三角尺上的这样的角就是直角即可),“量”的属性是指“90度”,“关系”的属性反映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二年级的《认识直角》一课不涉及“量”的属性,主要落实“质”的属性,也涉及到“关系”属性,如找生活中的直角、平面图形中的直角,在本质上都是反映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
接着,各年级组老师也对针对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蔡慧阳老师提出:本节课通过旋转三角尺,让学生不停的去找直角,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但是,在出示动画之后,老师没有对直角是一样大进行强调,最后比的结果没有突出。另外不是每一个角都是要让学生去验证的,有些角可以靠观察去判断。周宇珊老师提出:本节课巧妙运用学生的学具三角尺,认识直角这一特殊的角。整节课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这一工具展开,层层深入,引发学生思考,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邵雨凡和曾磊老师也指出:可以从信封上抽象出长方形,从卡片抽象出正方形,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几个直角。另外,直角的小弧线和其他的角不同,可以多强调一下。
其后管婷婷老师提出:本节课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动手比一比。亲身经历了直角是一样大的过程。钝角和锐角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再引出其定义。
之后方亮秀老师指出:数学学习需要经历具体的物体到表象的建立再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在本节课中可以通过活动角做出直角,经历三角板的验证,到学生闭眼想象直角,最后能够通过观察去基本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直角。评课结束之后,方老师还对上周的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进行总结,以“赛课中磨炼,观摩中提升”为主题,她首先对上周数学相关活动进行回顾,接着解读区“带头人优青”的申报条件,鼓励教师对标“基本申报条件”的要求找差,同时指出:材料打分不等同于基本申报条件,最好是多多益善。
其后朱后云副校长指出:胡蝶老师作为一个才工作两年的年轻教师,能上出这样一节公开课,非常了不起,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是实习教师们的好榜样。
最后,沈俊校长进行总结点评:要基于质去认识,强调顺学而教,当学生出现不同分类标准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这类角大,这类角小,这类角不大不小。接着揭示三角尺上这个标准的直角,你能做这样不大不小的角吗?促使学生把活动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对齐,从而形成标准的直角。然后请同学们去生活中找这样的直角并请到黑板上,又抽象出直角,从操作——生活——数学,为学生建构起表象。最后,表扬本节课有三个“实”:训练扎实、课堂真实和材料丰实。
本次数学精品课活动,老师们都参与其中,收获满满。
(供稿人:戴玉春 校对:管婷婷 审核:朱后云 )
上一篇:足履实地,行方致远——秣陵小学语文组开展精品课展示活动
下一篇:字斟句酌,磨出精品 ——三语组积极开展“循环卷入式”单元集体备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