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2 11:54:15 信息来源:方亮秀 访问量:808次 【打印】
2022年12月7日下午,数学组开展了大组教研活动。由戴玉春老师在录播教室执教“认识线段”一课。课后进行了大组研讨,每个年级的老师都针对本节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首先郭雪瑶老师提出:教师的示范可以多一些,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多说,不要过渡的太快。比如说像“线段如果没有端点会怎样”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小朋友说了一句,就直接引出了“线段的端点可以限制线段的长短”,这部分知识点就过去了,最好让学生多说一说。
然后程鑫老师提出:应该让学生理解端点的意义。在指生活中线段的时候,不只是限制线段的长度,还有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的意义。问题是直接问:“端点在哪?”还可以问的更精准一些,比如:“从哪到哪可以看成线段?”另外,后面的闯关游戏中,4个点连,要有顺序地连。老师讲的还不够明确,要按照什么顺序来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个点开始,连其他3个点,再从第2个点出发,连其他的点,依次类推。
紧接着,黄晶老师提出:本节课老师准备了很多学习材料,设计了很多操作活动,层次明显,学生经历了比较线段长短,然后引出线段的定义,找到了线段的特征,并经历了画线段、折线段等活动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了线段的特点。但有个地方比较困惑,就是在找图形中线段的时候,有学生说:“有几个端点就有几条线段”,老师则强调:“一条线段有2个端点,一个正方形看起来是4个端点,其实是8个端点”。这一点好像不太准确,可以说:“虽然是4个端点,有一个端点是被两条线段共用的”这样说会更好。
还有最后的闯关游戏,设计的时候可以更有层次性,比如,先是2个端点画一条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点,再连,变成1+2=3(条),之后再加一个点,再连,变成1+2+3=6条,以此让学生发现规律,有利于后面的计算。
之后叶敬媛老师指出:学生的常规管理的很好,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课堂氛围很活跃。但是在总结线段长什么样的时候,学生的说法不是很规范,教师最好要示范引导一下。
最后,管婷婷老师进行总结点评:感受很深刻的是进步非常大,通过一些学生的学具、教具的准备,可以看出来老师很用心,是精心准备的,戴老师设想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语言也比较精炼。但是在精炼的基础之上,教师的语言还要再精准一些。先确定核心问题,“你觉得为什么要有端点?”能不能替换成“端点有什么作用?”另外是两个拳头的设计,让学生去感受无形的线段,这边的环节要不要再继续提升一下,为后面学习射线和直线打基础。用数学的眼光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线段的本质:长短。
(供稿人:戴玉春 校对:管婷婷 审核:朱后云)
上一篇:示范引领促成长——记江宁区小学数学带头人团队送教秣陵小学活动
下一篇:放飞想象 发现美好 ——二语第七单元循环卷入式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