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两组建设

News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5390
  • 今天访问: 4439
  • 本月访问:136783
  • 上月访问:136200
  • 访问总数: 6790956
  • 会员总数: 314
  • 文章总数:5189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研教改>>两组建设>>阅览文章

江宁区统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研究板块“阅读策略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9/30 20:11:00 信息来源:唐丽丽 访问量:862次  【打印】


江宁区统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研究板块“阅读策略教学”研讨活动

2020年9月30日,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有幸承办了江宁区统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研究板块“阅读策略教学”研讨活动。为了更深入有效地研究统编版教材,进一步探索、优化阅读教学中的策略教学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次活动共呈现了三节精彩的阅读课,一节阅读教学专题研究的讲座。

第一节课,文靖东路小学的陈仕润老师执教了《爬山虎的脚》一课。《爬山虎的脚》是统编版材四上的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在课文中用细致生动的文笔准确形象地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并描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上墙的,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陈老师在课堂上借助图文结合、结构表格、感情朗读等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的兴趣,理清文章的脉络。例如:在理清文章脉络的环节,陈老师出示半完成状态的图片结构图支架,非常直观地让学生理清了文脉。在教学“爬山虎的叶子”时,陈老师借助表格让学生观察爬山虎叶子的位置、颜色、形态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连续观察的。接着陈老师由“扶”到“放”,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爬山虎的脚” 的表格。

陈老师还通过品读关键词、近义词辨析、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精炼准确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例如:在教学“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时提问,将“漾”换成“荡”好不好?通过近义词辨析体会作者的准确表达。在教学爬山虎的脚的位置的时候,陈老师出示了爬山虎的茎、叶的图,让学生找找脚的位置。

整节课,陈老师都非常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给学生搭建了种种语言的支架去理解文本。

陈仕润(陈仕润)

第二节课,实验小学的侯祥敏老师执教了《蟋蟀的住宅》一课。《蟋蟀的住宅》是统编版材四上的一篇观察描写动物的课文。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

侯老师重点教学了“住宅的特点”这一片段,在课堂上侯老师通过核心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串起了整堂课的教学。

侯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准确表达。侯老师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关键词。例如她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蟋蟀住宅的词句,再进行交流品读交流,课堂上随时能听到学生的朗读声。其次,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阅读课文。例如课文第2和第5自然段的前后照应的句子,都提出蟋蟀的住宅有“阳关充沛”“排水优良”的特点。再如:侯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绝不去”和“总有”体现蟋蟀的住宅门口总有一丛草半掩着。接着,侯老师利用言语的支架,让学生品悟关键词,学习准确表达。她问:如法布尔在一次观察中偶然发现有一只蟋蟀碰这丛草,他会怎么写: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碰这丛草。最后侯老师还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语言文字。她出示了两幅蟋蟀蟋蟀住宅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哪一幅图是蟋蟀的住宅,理由是什么,让学生进一步发掘文字背后的秘密,蟋蟀的住宅到底是怎样的。学生在朗读、表达中体会作者是如何“细致”的观察的,又是如何“准确”“生动”地进行表达的。

最精彩的是侯老师的课堂语言,她的过渡语非常流畅自然,又富有文学的气息。在引导学生“读课文1-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蟋蟀住宅的词句,并想一想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时,侯老师说: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蟋蟀的住宅而不是其他的洞穴呢?在推荐课外阅读《昆虫记》时,侯老师又说:蟋蟀的用心让它有了一座美丽的住宅。法布尔的用心让他有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化的表达让整节课堂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侯祥敏(侯祥敏)

第三节课,秣陵小学的唐君老师执教了《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这是一篇很长的文言文。作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梁启超先生在文中号召“中国少年”应该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唐君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情感。在教学第一段时,唐老师通过换关联词的方式,调换词序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层层深入的表达。又引导学生一读、二读、三读反复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在教学第二段时,唐老师通过让学生圈画出不同的事物,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思考其他事物和少年的关系来体会作者语言文字间表现的中国少年昂首奋发的精神。在教学第三段时,唐老师通过补充历史资料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建设中国的信心。

整节课,同学们都沉浸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也许,学生的体悟也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

唐君(唐君)

在三位优秀教师呈现了三节精彩的课例之后,东山小学的汪云洁老师又做了有关《问之以法,授之有道,提问阅读策略》的专题讲座。

汪老师提出提问策略指的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或对文本提出质疑,进行评论。提问策略教学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提出问题。“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善思善疑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质疑解疑中提高阅读能力。

汪老师先从部编版四上第二单元的“单元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教学建议与实施策略”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她说整个单元的内容编排浑然一体,旨在让学生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从“感受如何提问——尝试提问——问题分类——筛选问题”四个层面进行训练,建构提问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层层递进,通过呈现成熟的阅读者的思考过程,给学生作示范,使其学会提问阅读策略。教师要学会尊重鼓励,让学生敢于提问。还要学会巧借助力系统,让学生有效提问。最后教师还应内外联动,让学生善于提问。

这场讲座让在场教师对阅读教学提问策略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认识。

汪云洁(汪云洁)

活动最后,实验小学的王宁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提出统编教材阅读策略要让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接着,他结合相关课例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为我们接下来的阅读教学研究提明了方向。

王宁(王宁)

这一次的学习活动给了各个联盟校的老师深深的启发,让大家都收获颇丰。

外校签到表

IMG_256

          (供稿:唐丽丽)

 

上一篇:秣陵小学“清晰目标 明确重点 以学定教”春华杯校赛完美落幕
下一篇:秣陵小学英语组开展二次培训活动——校本研修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