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5/24 16:26:03 信息来源:唐丽丽 访问量:878次 【打印】
秣陵小学小学语文命题评价研究二次培训
2019年5月23日,教研组长王琳老师召集全校语文老师开展了关于“以标定评 以评导学”的小学语文命题评价研究二次培训。
王老师从“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命题的策略”三个方面四个方面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培训。
一、命题指导思想
1.遵纲扣本——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本学习的内容为依托,有度拓展,实中求活。贴近标准
2.强化基础——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兼顾学生其他语文基本素养的评价。习惯、兴趣等,贴近教材
3.以人为本——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着眼点,力求命题、评价的可行性和趣味性。贴近学生
4.凸显核心——以学习语言效果、运用语言技能为核心,提高命题效度,科学地检测、评价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情况。贴近生活
二、命题的原则
1.重视基础性
(1)考查识字、写字。
(2)考查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课文的熟读、背诵,古代诗词、文质兼美的精彩片段积累,积累并运用词语、熟语、名言警句等。
(3)考查朗读、表达。
(4)考查学习习惯。
2.凸显导向性
测试不代表过程,测试应充分体现导向性。百米短跑:针对性训练。
(1)教与学统一起来
(2)学与用统一起来
(3)教学考统一起来天鹅、梭子鱼和虾
3.体现实践性
学语文更应着眼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习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语文综合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学好语文,语文教育才“大有作为”。
4.力求综合性
(1)数学、美术等学科中也有语文的因素,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巧妙的融合,互相迁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仔细读短文,画出作者的游览图。
(2)语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融合。
5.追求趣味性
(1)卷首语的激励性语言:
亲爱的同学,下面的题目,会使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评价。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的试卷一定有一张清新的面孔。祝你成功!”
也可以在卷首写一句名人名言,比如:“失去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鲁迅
(2)卷末写上检查提示语:
“真棒,你已完成了整张试卷。可要仔细检查呀,相信你是最出色的!”等。
三、命题的策略
1.明确目标
紧扣《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性目标和分册教材的具体目标来命题,确保试卷的达标水平测试的性质。
2.突出重点
按照分册教材的重点来命题,试卷所考查的应该是那些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最有用的内容。
——难易分配7+2+1;
——阅读写作比重大,约占60%左右;
——第一学段字词句约50-60%,阅读、写话约40-50%;第二学段字词句约40%,阅读、作文约60%;第三学段字词句约30%,阅读、作文约70%。
3.倡简务本
所谓“倡简”,一是结构简约,简化头绪,减少题量,不搞繁琐化,不出哈答卷,不玩文字游戏。二是题型简明----命题的语言要规范,晓畅,让学生一看就明;题目的形式要平实、清晰,对解题没有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做到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实实在在。温儒敏提出15%做不完与此不矛盾。
所谓“务本”,就是凸显语言学习和运用。不考非语文和关于语文的内容。
4.求实求活
既要注重基础的考查,又要注意学用结合,就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也要力求灵活多变。
5.系统整合
命题范围应在时间上突破课时、单元、学期的约束,反映语文教育的深度;在内容上突破课本的束缚,反映语文课程学习的广度,体现系统性、广泛性。
6.口笔结合
既有书面测试的内容,又有朗读、背诵、口语际等口头测试的安排。
总之,命题应该使考试充满人文关怀,应成为教师的一次关怀、一次检验、一次期盼,一次提升。命题要内容多元和开放,张扬个性;语文考试应成为学生的一次展示,一次体验,一次创造,一次享受,让考试充满乐趣!命题工作运作模式要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促进教师们的思想碰撞和教学交流,共同提高命题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这次培训给秣小全体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地启发,我们教学中要有更多的思考,这样才能让教师教得不累,学生学得轻松。
(供稿:唐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