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5 12:39:56 信息来源:奚媛媛 访问量:742次 【打印】
聚焦养成教育精神内核 让好习惯落地生根
——江宁区秣陵德育科研片活动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流与分享区域内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探索与实践的做法,2023年11月22日下午,秣陵德育科研片主题教研活动——“聚焦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习惯”在秣陵中心小学成功举行。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端木萍萍主任、秣陵片片长科学园小学郭伟杰副校长、秣陵小学王虎副校长及秣陵德育科研片11家学校德育干部及班主任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秣陵中心小学程晋燕副主任主持,整场活动分为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进行。
秣陵小学的丁文静老师执教六年级班会课《打败拖延怪 变身闪电侠》。丁老师由观看视频入手,引出这节课的主角“拖延怪”,然后通过分析小李的心理剧场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生活中的拖延怪,最后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分享补充,总结了各种打败拖延怪的小妙招,从而鼓励学生战胜拖延怪,变身做事迅速、有效率的“闪电侠”。
科学园小学的周如艳老师执教二年级班会课《不拖拉,马上行动》。周老师由“闹钟人”游戏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通过一首《妈妈催催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拖拉被催的行为。再借用“拖拉的坨坨”的故事,创设情境,告诉学生不拖拉的三个行动秘诀“重要的事情要先做”“一次专心一件事”“坚持不懈最可贵”。最后一首《不拖拉行动歌》引导学生摆脱拖拉,利用21天养成好习惯。
秣陵小学赵爽老师执教的是《“丢三落四”王国探险记》。赵老师的设计贴近孩子的生活,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在最后,还给学生一张“好习惯养成”打卡表,将主题延伸到课后,让孩子有充分实施的时间。
南京博颂学校陈思思老师执教的是《我是声控王—正确使用音量》。陈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了和谐的交流合作氛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陈老师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精心设计的活动体现了趣味性和层次性。
四节主题班会课结束后,四家学校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学校的养成教育特色和自身工作经验,围绕主题,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分享与交流。
首先,秣陵小学奚媛媛主任以《聚焦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习惯》为主题向参会的老师分享了秣陵小学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做法,她表示,多年来,秣陵小学特别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重视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点介绍秣陵小学“七彩童星”评价体系,同时将晨会、静校、校车、购奶、眼保健操、升旗仪式等各项“规矩”,和“八会好习惯”精细化管理作为抓手,让“规矩”成就“好习惯”,让“好习惯”落地生根,提升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助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翠屏山小学高佩佩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班主任,为我们带来微讲座《良好习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她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经历向我们分享了低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她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陶吴小学陈元元老师带来讲座《知行合一,习以惯之》,她认为一年级新生正处于角色转变、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若能在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将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知行合一”作为核心理念,提出了习惯养成教育应从“认知—养成—评价”的策略,让学生的认知规范和行为习惯,由“知”到“行”,“行”到“惯”,“惯”到“范”。
附中分校的刘云老师带来讲座《萌娃当家——少先队员习惯养成的路径创新》,她具体介绍了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少先队建立健全大队、年级、中队组织架构,队员们在大队、年级组、中队自治的环境中自主管理。他们运用智慧手机管理系统,在乘车路队、大课间出操、课间文明、午间就餐、室内外卫生等一日常规等方面做到事事检查、日日反馈、周周评比,传递美好,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活动最后,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端木萍萍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德育干部、一线班主任的经验分享给予了肯定,对四节班会课给予指导性评价和相关建议,并对学校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导大家通过建立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活动体系、管理体系,进一步将养成教育做实、做细,为学生成长奠基。
本次活动的开展,是秣陵德育科研片所有学校对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一次成果提炼。今后,兄弟学校会继续携手同行,聚焦养成教育精神内核,让好习惯在校园落地生根。
(撰稿:程晋燕 校对:奚媛媛 审核: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