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教育科研

News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2790
  • 今天访问: 1524
  • 本月访问:111369
  • 上月访问:201516
  • 访问总数: 4898646
  • 会员总数: 313
  • 文章总数:4888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让我们学会梳理“知识树”

发布时间:2015/3/30 17:36:39 信息来源:周发强 访问量:3051次  【打印】


 

让我们学会梳理“知识树”(报道).doc

让我们学会梳理“知识树”

25下午,秣陵小学所有发展班学员齐聚学校2号楼4楼多媒体教室,在会上,严校长回顾了一学期以来的相关工作,同时为每位发展班学员每人配备了一份读物《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很多教师都受益匪浅。

开学后,发展班的教师们也完成了严校长布置的假期读书任务,在这里列举三份相关作业。

阅读书籍:

 

发展班活动掠影:

 

 

 

发展班学员作业例举:

1】方亮秀的作业: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时:69课时

设 计 者:方亮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小学

 

背景

本册教材需要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在数与代数方面,丰富数系,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这部分的内容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为本册学习小数方面的内容做好铺垫,促进数感和运算能力得到较高水平的发展,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分数,本册书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在以前学习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基础上,继续教学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吨,并深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为学习其它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是在前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常用的统计方法,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本册仍然用已经学习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但要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的调查对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在问题解决方面,是在学习过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这一策略,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鼓励用综合算式,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进入三年级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开始分化,因此要避免学生学习数学而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会运用相关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完成对大的计量单位千米和吨的认识,建立1千米有多长以及1吨有多重的观念感受千米和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理解与千米、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在合作交流、共享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的意识。

4.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能从统计的角度找出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和数据分析观念。

6.结合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体验知识交流、回顾反思、自我评价、和归纳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反思、评价和整理的学习习惯。

内容

课程内容

课时

开学第一课

分享《课程纲要》

1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

两步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11

有趣的乘法计算

1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

认识吨

4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4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含认识小括号)

5

算“24”点

1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

认识平年和闰年

认识24时计时法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8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的含义

面积单位及其换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9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认识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8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位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5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简单的数据汇总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3

上学时间

1

期末复习

自主复习

5

测试

2

评价

1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2月第1版。

2.必要的教具和学具:正方形、长方形、直尺、时钟、年历、米尺等。

3. 教师自制的相关PPT,学校周边的超市。

4.充分利用现有的“江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 http://www.jse.edu.cn/)的资源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xxsx.cn/mainmenu.aspx

二、教/学方法

1.每天课前2分钟进行口算练习,每月在班内进行一次速算笔算,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并解决问题。

2.延续“生本课堂”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发现学习的困惑,把握生成,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3.本学期安排了3次数学实践活动,一次是“有趣的乘法计算”,这是一次探索规律的活动,在3月中下旬进行,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一次是算“24”点,这是以玩扑克牌游戏为载体的数学活动,安排在4月下旬。最后一次是“上学时间”,安排在6月,这是以“长作业”形式呈现的实践活动,意在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首先讨论上学图中大约花多长时间,和同学比是长还是短,收集数据,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连续5天记录自己出发和到校的时间,算出所用时间,接着将各人得到的数据在小组里汇总,讨论交流,最后回顾和反思。

    4.学习数学不但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要力求达到不但会做,还要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并通过相关的数学练习来巩固知识。要建立错题本,做到及时纠错。

评价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一、过程性评价成绩(30分)

    过程性评价成绩=课堂表现(10分)+作业表现(10分)+速算能力表现与单元检测(10分)

评价内容

评价要素

等第描述

课堂表现(10分)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举手发言,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作业表现

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少。能及时订正课堂及家庭作业中的错题,并主动请教师再次批改。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操作作业。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速算能力的表现与单元检测

每节课前都能完成“速算2分钟”的作业,至少90%的题目正确。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认真对待每次的速算比赛和单元测试,能在测试后及时总结出错误的原因,做与错题同类型的题目,主动补学不会的知识。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二、结果性评价成绩(70分)

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满分100分)卷面成绩的70%计入。

三、学期总评成绩结果呈现

    共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合格(6960分)、不合格(<60分)

    说明:根据学生的最后得分,按结果呈现的五个等级评定,并记录在成长的脚印上。

2】陶帆的作业:

 

3】李培培的作业:

1

 

2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时:69课时

设 计 者:李培培/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小学

 

背景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小学三年级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  在数与代数方面

学生已经完成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探索乘、除法计算方法的经验,也形成了一定的口算、估算和笔算乘、除法的能力。本学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这部分的内容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为本册学习小数方面的内容做好铺垫,促进数感和运算能力得到较高水平的发展,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分数,本册书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二)在图形与几何方面

在上学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探索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知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相关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深入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学习其它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以前学习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基础上,继续教学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吨。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是在前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常用的统计方法,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本册仍然用已经学习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但要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的调查对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四)在问题解决方面

是在学习过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这一策略,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鼓励用综合算式,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五)在综合与实践部分

教材先后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一次算“24”点,这样的活动既有较强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提高数据特点灵活进行计算的能力。第二次上学时间,利用日常生活问题开展实际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通过对数据分布情况的简单分析获得结论,更突出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突出了数据分析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探索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进入三年级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开始分化,因此要避免学生学习数学而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会运用相关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完成对大的计量单位千米和吨的认识,建立1千米有多长以及1吨有多重的观念感受千米和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理解与千米、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在合作交流、共享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的意识。

3)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能从统计的角度找出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和数据分析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

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会运用相关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大小、相互关系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感,不断加深对运算的意义、基本算理、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的理解,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对于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作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探索乘法计算中的有趣规律、分数和小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数据的整理和简单分析,以及对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尝试从数量的多少和次序、物体的形状与大小等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用不同记时法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选择合适单位测量、估计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面积等活动中,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结合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体验知识交流、回顾反思、自我评价、和归纳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反思、评价和整理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不断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内容

课程内容

课时

开学第一课

分享《课程纲要》

1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

两步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11

有趣的乘法计算

1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

认识吨

4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4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含认识小括号)

5

算“24”点

1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

认识平年和闰年

认识24时计时法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8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的含义

面积单位及其换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9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认识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8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位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5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简单的数据汇总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3

上学时间

1

期末复习

自主复习

5

测试

2

评价

1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2月第1版。

2.必要的教具和学具:正方形、长方形、直尺、时钟、年历、米尺等。

3. 教师自制的相关PPT,学校周边的超市。

4.充分利用现有的“江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 http://www.jse.edu.cn/)的资源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xxsx.cn/mainmenu.aspx

二、教/学方法

1.每天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每月在班内进行一次速算笔算,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并解决问题。

2.延续“生本课堂”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发现学习的困惑,把握生成,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3.本学期安排了3次数学实践活动,一次是“有趣的乘法计算”,这是一次探索规律的活动,在3月中下旬进行,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一次是算“24”点,这是以玩扑克牌游戏为载体的数学活动,安排在4月下旬。最后一次是“上学时间”,安排在6月,这是以“长作业”形式呈现的实践活动,意在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首先讨论上学图中大约花多长时间,和同学比是长还是短,收集数据,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连续5天记录自己出发和到校的时间,算出所用时间,接着将各人得到的数据在小组里汇总,讨论交流,最后回顾和反思。

    4.学习数学不但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要力求达到不但会做,还要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并通过相关的数学练习来巩固知识。要建立错题本,做到及时纠错。

评价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一、过程性评价成绩(30分)

    过程性评价成绩=课堂表现(10分)+作业表现(10分)+速算能力表现与单元检测(10分)

评价内容

评价要素

等第描述

课堂表现(10分)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举手发言,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作业表现

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少。能及时订正课堂及家庭作业中的错题,并主动请教师再次批改。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操作作业。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速算能力的表现与单元检测

每节课前都能完成“速算2分钟”的作业,至少90%的题目正确。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认真对待每次的速算比赛和单元测试,能在测试后及时总结出错误的原因,做与错题同类型的题目,主动补学不会的知识。

A.好(5分)

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二、结果性评价成绩(70分)

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满分100分)卷面成绩的70%计入。

三、学期总评成绩结果呈现

    共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合格(6960分)、不合格(<60分)

    说明:根据学生的最后得分,按结果呈现的五个等级评定,并记录在成长的脚印上。

 

 

 

 

 

上一篇:【培训通知】
下一篇:教科研工作计划(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