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7 16:56:26 信息来源:金文红 访问量:1090次 【打印】
秣陵小学(双金社区)“四点半学校”校外教育辅导站实施意见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平台,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关工委要求,进一步提升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水平,现结合我校与社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1、积极动员和有效组织在职教师积极申报“教师志愿者”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积极联系江宁区秣陵小学“四点半学校”的志愿者教师,利用暑假及每周三下午四点半放学后这一段休息时间组织社区学生普及科普知识、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2、参加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内容。教师志愿者进社区(村)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承担社区(村)辅导站与辖区内学校的沟通联络工作,担任辅导站一定的辅导任务。利用自身优势,在辅导站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才艺拓展、社会实践和文体娱乐等活动,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课业个别辅导,不断提高青少年素质。充分利用社区(村)电子阅览室、“金金网”等平台,指导青少年文明上网,拓展知识面。注意关爱帮助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例如: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家庭教育,开展助学、助残、助困、助孤等活动。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做好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化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派出人员可根据教育系统和学校的工作实际以及自身的优势,确定其在辅导站工作的重点内容。
3、建立健全教师志愿者参加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考核、保障制度。社区关工委积极做好教师进社区(村)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协调和对接工作。关心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和健康,保护和调动广大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校外教师志愿者队伍的活力。
4、逐步建立推进“校站结合”的工作机制。关工委牵头建立健全社区(村)、校共建的工作制度,加强校站的沟通联系和互动合作。学校要将“校站结合”纳入学校工作的范围,把校外教育辅导站作为校内教育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学校要帮助辅导站筹划、设计、组织、开展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的校外辅导活动,积极研究和探索校外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科学制定寒暑假及上学每周三下午四点半放学后期间学生活动内容、教学计划等。
5、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拓展宣传渠道,通过主流新闻媒体、学校和社区的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校站结合对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广大教师志愿者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感人事迹,动员更多的教师志愿者参加校外教育辅导员工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江宁区秣陵小学
秣陵街道双金社区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