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19 16:23:45 信息来源:jinwenhong 访问量:948次 【打印】
奉献无私大爱,编织残障梦想
——观《一个人和一所学校》有感
秣陵中心小学 季卫平
曾经,他是18个聋哑孩子的“父亲”;如今,他成了168个残障孩子的“爷爷”。二十八年来,他把一个只有几间破旧校舍的乡村聋哑学校发展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为特殊学生提供了受教育、就业的机会。他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他——就是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
二十八年前,刚三十出头的葛校长决定为聋哑孩子建立一所学校,让他们也能够接受教育、融入社会。刚开始创办特校时,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没有校舍,他向生产大队借了间会议室和两间房屋,当起了教室和学生宿舍;没有教材,他便和同事直奔上海,手提肩扛地把聋哑教材买回来;没有学生,他和同事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终于招到了18名聋哑孩子。就这样,溧水历史上第一个特校开学了,葛华钦从此成为了这18个孩子的老师,也成为了他们“父亲”。
自从创建了溧水聋哑学校,葛校长就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融入到教育事业中。白天,他给孩子们当老师,教授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知识;晚上,他给孩子们当爹妈,除了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半夜还要爬起来给孩子掖被角……每一天,他都和孩子们同吃同睡,时刻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
葛校长觉得,不仅要让残障孩子获得知识,还要为他们提供生存的平台。于是,葛华钦带着学校老师办起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在全国首创“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教给残障孩子种植和养殖技能,同时基地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看到这里,我不禁困惑。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几十年如一日,为特殊教育耐心、默默地付出?我想,那是因为他对孩子们无私的大爱,为了给残障孩子提供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为了帮助残障孩子实现梦想,他将自己的全部热情与关怀都化为了无私奉献的爱。
虽然道路艰辛,很难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芬芳,可葛华钦乐在其中。葛校长用二十八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充满爱的特教之路,他把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特殊教育这片土地紧密结合,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实现残障孩子的梦想,他用自己无私的大爱,为孩子们编织出了美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