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师德建设

News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3009
  • 今天访问: 3157
  • 本月访问:40473
  • 上月访问:133088
  • 访问总数: 6221191
  • 会员总数: 314
  • 文章总数:5075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党团工会>>师德建设>>阅览文章

观《平凡中的伟大》事迹有感

发布时间:2014/10/19 0:00:00 信息来源:金文红 访问量:933次  【打印】


观《平凡中的伟大》事迹有感

                           董兴华

本周一,在年级组会议中观看了葛华钦校长的先进事迹,感受颇深。

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的办公室里,挂着好几顶草帽。这位“草帽校长”,走进课堂是教师,拿起锄头是农民。28年间,他让一所破旧的乡村聋哑学校发展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在全国最早开创“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让残疾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有尊严地生活。不久前,他当上新一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学校会议室墙上,挂着“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牌子。现有168名聋哑及智障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除继续升学,可接受3年职业培训后直接在基地就业。2001年,特校首届学生陈明生给葛华钦写来一封求助信:“我拼命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找不到工作……”葛华钦由此萌生建立教育培训就业基地的念头。

基地建设之初,三尺讲台之外,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华钦和老师们的日常装备。他带着全校27名教师从荒山中开垦出了186亩土地。以往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现在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除草,治虫,施肥,下秧,栽秧,挑粪水,割稻子,运稻草,在葡萄园里挖洞,埋杆子,拉铁丝……无所不干,无所不能。13年过去了,包括租赁土地,基地已发展到如今的800多亩,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4个区(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千多平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完成12年教育;学校还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这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已有20多个本校毕业生在此就业,他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每个月都能领到全额的生活补助,并享有五项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他们不再是家庭的累赘,不再是社会的负担;他们拥有了喜欢的职业,更拥有了做人的尊严。

也许我终其一生也达不到葛校长的境界,但是在我有限的能力内,我愿意将我这有限发挥到若干个无限。这个过程就是我奋斗的经历和目标。

 

上一篇:学习葛华钦心得体会
下一篇:《平凡中的伟大》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