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 12:50:05 信息来源:奚媛媛 访问量:763次 【打印】
2014级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讲话稿
江宁区秣陵小学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学校的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我代表学校的全体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各位家长,开学已经三周了,您的孩子已经正式开始了小学学习,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现在您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崭新的起点,作为家长和我们老师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为了培养孩子,我们走在了一起。所以我们能够在一起开这个会议就是一种缘分,今后我们将共同陪伴着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度过六年的美好学习生活时光。从今天起,我们就有着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们怎样的教育?怎样为他们的未来奠定美好的基础?”
因此今天我们在开学前在此隆重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就是想让家长对我们秣陵小学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家校结合共同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过好新生入学关,同时,从学校的角度对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做法。我真心地希望学校和家长能够携起手来,共商教育话题,形成教育合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帆风顺,让他们成为你我永远的骄傲!
各位家长,您的孩子刚刚迈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一段与以往全完不同的生活,所以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抵触的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依照我们以往的经历,这时的孩子们他们必然要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兴奋期,入学之前心情激动,对自己的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和期待,有时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第二个是厌倦期,主要表现在入学一个月以后,新鲜感逐渐消退,加上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受到纪律的约束,感觉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有趣,学习上又有些吃力的时候,这时孩子们会表现出厌烦、退缩的情绪。这个时期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对他们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因为接下来他们会进入第三个时期:适应期。入学两个月以后,如果我们学校和家庭教育跟得上的话,这时候孩子们就会适应并且喜欢上小学的学习生活,这时我们才能说良好的开端开始了,所以我们现在召开这个家长会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要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配合,帮助我们的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关键的转折期!
一、简单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各位家长,借此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我想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学校的情况,简要汇报学校的工作,宣传学校的一些做法,希望家长们了解我们学校,支持我们的做法,以求和家长们达成教育共识,我想,只有赢得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我们才更有信心做更好地教育。
秣陵小学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具有八十多年年历史积淀的传统老校了,本学期学校有41个教学班,学生1800多人人,学生数在街道学校来说,算是比较多的,我校也算是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教职工共114人,近两年来不断增添新教师,师资力量逐步增强。我们一年级共有教师18人。一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近300人。这一学年我们一年级每个班都是安排了年轻、有责任心、有教学热情的老师,她们每天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做操、一起就餐、可以说到校就到班,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开学三周来,老师们的很多做法也得到了我们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也代表我们一年级每一个老师感谢我们家长的积极配合!今后如果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希望我们家长能够多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关于家庭教育:
接下来,我想和家长们交流一下我对家庭教育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3个观点:
观点一:“只有孩子成功,家长才能真正成功。”
作为家长,什么才算是最成功的人生?
不管你在你的职业领域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功,比如仕途顺利,比如生意兴隆,但只要你的孩子不成功,你就谈不上任何辉煌。可能有不少家长现在还不认可我这句话,还没有这种体验,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五十岁前看自己,五十岁后看子女!所以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哪怕你现在再怎么忙,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教育,否则将会后悔不迭。
观点二:“人格第一,善良最美。”
作为孩子,什么才是成才成功的标志?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成功的标志就是考上大学,最好是重点的、名牌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也不能算不对,但是有时是不现实的,每次在全校学生集会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站在操场上,我就想,以后这些孩子不一定个个都能够考入大学,更不可能个个都成为科学家,成为名人大家,那么,什么才是孩子成才的标志呢?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健康、善良、正直、睿智的人!学会做人,保有一颗善良之心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教会孩子不自私,不要在孩子心田中播撒邪恶的种子,而要播撒善良的种子,那么孩子将会拥有阳光灿烂的性格和人生!
观点三:“反对溺爱,提倡平等。”
和孩子相处,怎样才是最合适的方式?
现在有的家长非常溺爱孩子,所以三年级的孩子有的吃饭还要家长喂,就连系鞋带也要家长帮着系!最近才看到的一个报导:说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了在学校不肯上厕所,因为在家都是家长替他拉裤子!真可以上吉尼斯大全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是读了博士又怎样?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平时不关心孩子,孩子一旦考差了,就打就骂,就不准吃饭,这种家庭教育也是很糟糕的。所以家庭教育要讲究民主、平等,凡事都要尊重孩子,家长和孩子一道成长。
3条建议:
第一,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引导,莫过于示范。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家长人格的无声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我希望家长们把对孩子的要求拿来要求自己。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请你先做那样的人!比如,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语言文明呢?可是你的语言文明吗?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奋呢?可是你勤奋吗?有一句话说得好:嬉笑怒骂皆为教育,言谈举止都是影响。
第二,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每个孩子你不要看他们人小,可是和他们交流就会发现:他们个个都是有思想、有想法、甚至有很多烦恼的,父母怎样才能把握到孩子的真正想法呢?那就是要多跟孩子在一起,要主动自然地和孩子谈心,做他们的朋友!作为我们家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烦恼与劳累,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感觉自己很忙,忙于工作,忙于家务,忙于应酬,甚至是忙于娱乐,但是哪怕你再忙,我要说,你每天都要抽出适量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赢得孩子的心灵,而心灵只能用心灵去赢得!
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据统计各国国民年人均阅读量,韩国是7本书,日本是40本,美国是50本,以色列是64本,而中国,仅0.5本!现在中国人普遍不读书,已经到来很让人忧虑了。我们学校有一个固定的家庭作业:“每天晚上在家长的陪伴下阅读半小时书籍”。我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年级可以从阅读图画书、绘本书开始,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示范,营造一种家庭的书香气,只有家庭的书香气,才可能熏陶出孩子的书卷气!
4个要求:
第一,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改掉赖床的坏毛病,让孩子有足够的精力开始一天的学习。让孩子自己学会收拾书包,学会根据课程表上的科目准备好各类教科书,学会每天做完作业以后自己刨笔,收拾文具。让孩子知道集中精神做事很重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对孩子一生的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 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拿一本书安静地坐在旁边看,不要大声说话,更不要把电视、电脑开着影响孩子,要让孩子每天在一个安静、利于思考的环境下完成作业,教育孩子爱护书本。
第三, 科学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铅笔最好是写有HB字样的铅笔,千万不要买活动笔给孩子用,各种文具都不要买有太多图案、很花哨的,这样孩子上课时会经常管不住自己,拿这些文具来玩,不注意听讲。各种作业本要告诉孩子用途,让孩子自己写上名字。
第四, 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例如进入校园接孩子或者送饭不要践踏校园的草坪、不抽烟、不乱扔垃圾,吃完饭后的垃圾及时收拾干净等等。您做的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我们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2点沟通:
第一:遇到矛盾问题要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如果我们学校或老师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对、不到或让您不太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效、真诚地沟通。我们都是普通人,每个人站得位置、想得角度很可能不一样,请您先与老师沟通,或者直接与我沟通,我相信只要双方真诚、有效沟通,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您可以打电话,我办公室的电话是52750591,也可以到我办公室来当面交流。说句老实话,现在投诉电话很好打,但是去年一年来,我校很少有投诉电话,我想无论什么问题能够在学校得到解决的,为什么不直接解决呢?当然,如果学校不予理睬或解决得您不满意,再投诉也不迟!这是我的真心话,希望我们的坦诚能够换来家长的支持,共同创设宽松快乐的和谐育人环境,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第二:关于相关费用做到信息公开,自愿原则。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是免费入学,孩子要缴纳的费用都是自己生活必须的,而且都是本着家长自觉自愿的原则:例如校车费,伙食费等等,当然,现在每家一个孩子,谁也不缺这点钱,但仍然请我们每一位家长放心:学校收取任何一项费用都会向你们交代清楚收取的是什么费用,而且都会本着您自觉自愿的宗旨,绝对不会强制您上交任何一项费用。
各位家长,教育是一门艺术,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潜心研究并努力实践它;只有讲究教育的艺术,才会收获到惊喜,品尝到快乐,享受到成功,体验到幸福。我希望今天的家长会对各位能有所启发,回家后,对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教育,希望你的孩子能在你与我们老师的教育下更加幸福茁壮地成长……当然,今天仅仅才是开始,也让我们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一起努力,助孩子一臂之力,向着他们的理想目标共同努力!谢谢大家!